在宗氏家族消息甚囂塵上的時候,宗氏家族的海外資本版圖格外引人注目。當宗馥莉的名字與英屬維爾京群島、塞舌爾、香港的一串公司名稱頻繁關聯時,一個龐大的家族商業網絡逐漸浮出水面。
宗氏家族的海外版圖
宗馥莉的資本版圖遍布全球離岸金融中心。從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恒楓貿易到塞舌爾的盛佳集團,她通過離岸公司構建起一張龐大的資本網絡。這些公司不僅控制著國內多家食品飲料企業,還曾嘗試港股借殼上市,甚至涉及家族內部利益糾紛的訴訟。值得注意的是,早在2003年,宗氏家族便通過離岸公司與國內資本合資成立企業,如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參股的娃哈哈子公司。
香港的布局更像是這盤棋的 “近鄰落子”。2010年,娃哈哈(香港)貿易有限公司與恒楓國際先后成立,負責人都是宗馥莉;2016年盛佳集團落地香港,讓這個自由港成為家族資本流動的重要樞紐。
1996年娃哈哈與達能合資,達能持股51%的架構讓宗慶后團隊面臨失去控制權的風險。于是,職工集資持股之外,宗慶后為規避控制權風險,以離岸公司為緩沖帶,如今已成為宗馥莉掌控集團的重要路徑。
而這樣的布局,并非宗氏家族獨有。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正沿著相似的路徑,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。
為什么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
1、市場破局:國內競爭紅海化倒逼企業開拓新興市場。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里,有的地方消費力剛起來,有的地方需求沒被滿足。就像拼多多把Temu 開到美國,用低價好物打開了新市場,這就是把國內成熟模式復制到全球的機會。
2、成本優化:這些年國內人工、原材料漲價,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發現,把工廠搬到東南亞,人力成本能降一半;而像阿聯酋這樣的地方,企業所得稅最低 0%,賺的錢不用大筆繳稅,自然成了成本優化的優選。
3、資源掌控與風險分散:中國企業對礦產、能源的需求大,到非洲投資礦山、去中東合作能源項目,既能穩住供應鏈,又能避免被 “卡脖子”。而把業務鋪到多個國家,就算國內市場有點波動,海外業務還能撐著,風險也就分散了。
4、政策東風:“一帶一路” 倡議下,企業去沿線國家搞基建、做貿易,能拿到融資支持、通關便利;像阿聯酋這樣的國家,不僅對外資敞開大門(100%控股都行),還能用區塊鏈快速辦注冊。
中國企業出海現狀
現在的中國企業出海,早已不是 “把東西運出去賣掉” 那么簡單了。
規模上,202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1.15萬億元,進出口總值突破43萬億元,光出口就超25萬億元 —— 這意味著全球市場里,每10元錢的貨,就有近1元來自中國。
模式也變了。以前是單純出口,現在京東方去越南建廠搞 “綠地投資”,零跑汽車和外企成立合資公司,愛爾眼科直接買下海外醫院 —— 從 “賣產品” 到 “建工廠”“控品牌”,玩法越來越多。
目的地也更分散了。東南亞、中東、非洲成了新熱門,2023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漲了34.7%,對沙特投資更是占了當地外資總量的58%;歐美市場則成了 “技術攻堅地”,企業去那兒不是為了賣貨,是為了學技術、樹品牌。
行業亮點也很突出。制造業里,電動汽車、鋰電池、太陽能電池這 “新三樣” 2023年出口超1萬億元,同比漲了近30%;互聯網企業在海外搞智慧城市,餐飲品牌把火鍋、奶茶開到國外,連菜單都改成當地人愛吃的口味,這就是 “本土化” 的智慧。
為什么推薦注冊阿聯酋公司
阿聯酋近年來成為企業出海目的地熱門選擇,其獨特優勢不容忽視:
● 稅收優惠:企業所得稅低至9%,自貿區“合格收入”免稅,無個人所得稅與增值稅優惠,稅務成本極具競爭力。
● 政策寬松:取消本地保人要求,允許外資100%控股,外匯自由流動,資本進出無障礙。
● 地理樞紐:連接亞非歐20億消費市場,杰貝阿里港與迪拜機場構建全球物流網絡,貿易時效與成本大幅優化。
● 注冊高效:數字化流程簡化手續,自貿區注冊僅需14天,自貿區注冊最快 14天搞定,老板不用飛過去,視頻簽字就行。材料也不復雜,護照、公司章程準備好,填個表就能辦。
● 法治保障:政治穩定,知識產權保護完善,為企業提供安全經營環境。對希望輻射中東、非洲乃至歐洲市場的企業而言,阿聯酋不僅是稅務與物流樞紐,更是品牌國際化與資源整合的戰略支點。
從娃哈哈用離岸公司織就全球網絡,到今天中國企業扎堆阿聯酋,“走出去” 早已不是少數人的選擇,而是企業在全球化浪潮里的生存智慧。無論是為了賺更多錢、控住供應鏈,還是為了躲開風險、抓住新機,背后都是中國企業想在全球舞臺上站得更穩的野心。而像阿聯酋這樣的地方,或許就是幫它們實現野心的重要一步。
卓信企業提供國內外公司注冊、銀行開戶、年審報稅、代理記賬、商標注冊、ODI境外投資備案等代理代辦服務,如果您有這方面業務辦理需求,歡迎隨時咨詢我司在線客服!